大香山集团纲领路线的总结与提炼
大香山集团纲领路线的总结与提炼
------董事长在集团学习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 2014.4.10
各位同仁,大家晚上好!
首先感谢在座各位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主动参加学习、提高自己!感谢为学习班开班作了大量工作的的各位讲师、各位同仁!
企业的竞争从根本上表现为企业创新的竞争,创新的竞争主要依靠的是学习能力的竞争。以管理人员为代表的企业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基本方式之一。首先,我对各位带头参加学习的表示敬意!同时希望各位能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今天讨论正题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一下毛泽东主席的一段文章,作为今天讨论内容的引言:
一九一七年八月二十三日,毛泽东在致恩师黎锦熙的信中提出“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而不徒在显见之迹。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之源。夫本源者,宇宙之真理。天下之生民,各为宇宙之一体,即宇宙之真理,各具于人人之心中,虽有偏全之不同,而总有几分之存在。今吾以大本大源为号召,天下之心其有不动者乎?天下之心皆动,天下之事有不能为者乎?天下之事可为,国家有不富强幸福者乎?......
“故愚以为,当今之世,宜有大气量人,从哲学、伦理学入手,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此如大纛一张,万夫走集;雷电一震,阴噎皆开,则沛乎不可御矣!......
“圣人,既得大本者也;贤人,略得大本者也;愚人,不得大本者也。圣人通达天地。圣人明贯过去现在未来,洞悉叁界现象,如孔子之“百世可知”,孟子之“圣人复起,不易吾言”。......
“然小人者,可悯者也,君子如但顾自己,则可离群索居。若以慈悲为心,则此小人者,吾同胞也,吾宇宙之一体也。吾等独去,则彼将益即于沉沦,自宜为一援手,开其智而蓄其德,与之共跻于圣域。彼时天下皆为圣贤,而无凡愚。......
“立德、立功、立言,以尽力于斯世者,吾人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也。”
时至今日,毛泽东主席的这段论述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我们的《行动指南》总结好了、我们的行动“大本大源”高度吻合。那么,“今吾以大本大源为号召,天下之心其有不动者乎?天下之心皆动,天下之事有不能为者乎?天下之事可为”,大香山集团“有不富强幸福者乎?”“此如大纛一张,万夫走集;雷电一震,阴噎皆开”。倘如是,我们集团的前途将不可限量,我们建设幸福企业的目标指日可待!这就是我们研究总结《行动指南》,并开班学习研讨的根本原因。
我们现在学习讨论研究确定的《行动指南》,对集团未来的发展、属于立言,对集团今天的工作、当属立功,对集团的广大员工、应属立德。此正谓“立德、立功、立言,以尽力于斯世者,吾人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也。”这与我们集团“以人为本、渡人自渡”的核心理念,确有异曲同工之处。
《行动指南》讨论稿的内容已印发各位,请各位认真研读、探讨,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以使我们的《行动指南》能够逐渐臻于完善。今天,我们主要讨论大香山集团的纲领与路线这两个核心问题,同时讨论一下《行动指南》中一些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梳理一下有关部门的工作任务。
- 大香山集团的纲领选择
组织机构:把人力、物力和智力等按一定的形式和结构,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任务或利益,有秩序有成效地组合起来而开展活动的社会单位。
每一个组织都必须有一种思想将里面的每一个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完成他们共同的目标,这种将组织内成员组织在一起的思想就是这个组织的组织纲领。
纲领是基于伟大使命的愿景,纲领需要高度概括一个组织的未来目标、使命和价值,是该组织永远为之奋斗的伟大图景。纲领需要回答三个问题:追求什么?为谁追求?如何追求?需要切合“大本大源”,能“动天下之心”。
同时,纲领也蕴含着该组织之所以存在的目的和理由。纲领之伟大,在于它解决的是根本性的方向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指明解决其他问题的思维方向。
纲领作为肇始于远见、基于伟大使命的愿景,远远超越了那些时常变化且必须变化的一般性行动过程。纲领位于它们之上,是它们之根。纲领需要清晰地描绘组织的目的和蓝图,使每一个成员对组织的“使命”、“愿景”、“价值观”都了如指掌,并且把纲领具体化为每一个组织成员的理想和目标。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产生不可思议的组织战斗力和组织凝聚力。
纲领可以分为一个组织长远的终极纲领和某个特定时期内的纲领。我们集团的终极纲领可以考虑确定为“以人为本、渡人自渡”。这个纲领确定了我们集团追求的是“渡人自渡”,为人创造幸福生活、帮助别人到达幸福的彼岸、从而也帮助自己到达幸福的彼岸;服务的对象是“人”,这里的“人”泛指生活在这个星球之上的每一个人;实现目标的基本方法是“渡人”,即帮助人、帮助人们到达幸福的彼岸。
现阶段我们集团的纲领可以确定为“以利益相关者为本,帮助利益相关者获得幸福,同时让我们的全体员工获得幸福”。因此,“建设幸福企业”就是集团总纲领在现在这个历史阶段实现的具体选择,就是我们现在这个历史阶段的纲领。
-
大香山集团的路线选择
路线是高于战略的战略,是实现既定目标的一个长远规划。路线是为了实现组织最佳效率而做出的最佳选择、最佳规划、最佳组合的战略集群,是一种充分发挥协同效应的战略集群。一条路线的建立,能产生一种系统的力量,进而成就组织的宏基伟业。路线既追求聚焦效应,又不断进行调适,从而形成一种直指终极目标的势。
从终极愿景上看,“厚德新民、创新服务”是我们集团总路线的高度概括,“加强对宇宙间大道规律(大本大源)的研究实践、影响改造全体员工及广大民众的思想观念,通过不断创新的服务手段、帮助广大民众能够更好地到达幸福的彼岸,实现广大民众与全体员工到达幸福彼岸的共同愿景”是对我们集团总路线简略描述。
现阶段集团总路线是:紧紧围绕利益相关者不断变化的深层次需求,按照“义、责、权、利”相统一、“家族化企业、社会化管理”、“和谐共荣”的基本原则,不断吸收精英人才加盟、不断拓展高质量的合作关系网络;以“需求--注意力”为思路、以“市场--资本--金融”为视角,不断创新商业运营模式,壮大集团经济实力;通过物联网技术应用的不断创新、彻底改造传统的商贸流通模式,达到社会化生产大物流与个性化需求小交易的无缝衔接完美组合,最终实现“流通网络智能高效、广大客户幸福安康、集团发展基业长青、幸福企业全员共享”的美好愿景。
这个总路线之中包含了:
①组织路线,按照“义、责、权、利”相统一、“家族化企业、社会化管理”、“和谐共荣”的基本原则,不断吸收精英人才加盟,最终实现“集团发展基业长青、幸福企业全员共享”的美好愿景。
②财务路线,以“需求--注意力”为思路、以“市场--资本--金融”为视角,不断创新商业运营模式,壮大集团经济实力。
③发展路线,紧紧围绕利益相关者不断变化的深层次需求,不断拓展高质量的合作关系网络,通过物联网技术应用的不断创新、彻底改造传统的商贸流通模式,达到社会化生产大物流与个性化需求小交易的无缝衔接完美组合,最终实现“流通网络智能高效、广大客户幸福安康”的美好愿景。
“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毛泽东同志的这一论断充分说明了人才对于路线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说明了人才是成就宏基伟业的关键因素。这也是我们下大力气整理纲领路线、整理《行动指南》,下大力气广揽天下英才、组织干部学习的根本原因。
-
《行动指南》若干问题的解释
1、今天,企业的发展壮大已经与创业者个人(包括股东和部分高管)的家庭生活不再密切相关!集团核心人员为了个人家庭(家族)生活而勤奋工作的动力源泉已经丧失,甚至会出现所有权人缺位等严重混乱情况!这就是我国家族企业在这个成长阶段普遍遭遇发展瓶颈的根本原因!
2、根据集团快速成长壮大的实际需要,总结企业十年来的发展经验、凝聚全体员工的思想智慧、借鉴先进企业的发展思路,共同形成“大香山思想”,并将其基本思想体系初步概括为《大香山集团建设幸福企业行动指南》。
-
3、有人认为企业是“股东盈利工具”,也有人认为企业是“少数人的利益共同体”,这明显浅薄。
4、否则,企业就会丧失人类需求的存在理由,就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集聚资源,也无法在企业内部凝聚人心,最终必遭淘汰!
5、企业是存在于一定市场和社会环境中的一个“生态循环系统”,是建立在利益相关者共同需求基础之上的经营活动主体。企业利益的利益相关者,包含股东、董事、经理、员工、顾客、合作者、供应商、销售商、竞争者、政府、社区、社会等诸多方面。
6、人事部要对各单位的社会意义联系图表进行归纳汇总,建立起集团各项工作与社会发展意义的图表式链接体系。
7、要建立企业品牌的整体推广机制,建立企业品牌推广的规范体系。反复和持续的传播就能使愿景深入人心,形成氛围;持续的传播维护就能使这个愿景熏陶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社会认同的形成又会通过人的认同导向机制,强化企业内部员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愿景的深度认同。
8、第三种是进化式发展模式,就是“基于共同愿景的企业文化为基础,在基本的战略框架内,保持足够的经营灵活性”,它既可以累积资源形成优势,又可以灵活经营适应变化。进化式发展就是要选择忠实于企业战略方向的方式、观念,并根据市场的变化,用创新的态度、坚强的意志、灵活的方式,进行持续不断的努力,去追求企业总的发展目标与企业社会价值的全面实现。
9、重新定义企业业务性质与分类:深度研究顾客需求,重新审视企业业务是否能满足顾客的深层次需求;根据顾客需求重新定义企业,按照新的定义形成新的观念、设计新的业务链条。定义为铁路运输企业,就不会考虑公铁联运;定义为运输企业,就不会考虑货物的采集、加工、包装与配送;定义为集贸市场,就不会考虑生态系统、就不会为客户提供配套与增值服务;定义为贷款公司,就不会考虑为客户服务、理财;定义为商业零售就不会进行生活服务代理、就不会进行保姆式供应服务。按照最大化满足客户深层次需求的原则,深度创新、重新定义企业后,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关联业务创新、发展变化创新。
10、所以,要摆脱“产品——生产”的束缚、跳出“销售——市场”的框框,以企业“规划——能力”为基础、以“注意力——创新”为思路、以“需求——服务”做途径、以“资本——金融”当视角,重新审视具体业务、想象链条环节、配置企业资源、设定商业模式、创新服务方法。
11、超越业务的生命周期:企业的具体业务都有生命周期,只有形成不同的、不断进化的业务链条,才能实现核心业务的顺利转移,才能用业务链条的滚动发展超越业务的生命周期。
12、组织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做事习惯或行为模式,而且慢慢沉淀为难以通过组织创新进行变革的企业文化基因。但“盛极而衰”,当外部需求与环境与企业文化基因发生冲突的时候,现有的企业也就会“大势已去”、“步步坎坷”。这个时候,就要根据新的现实与发展要求,根据事业的发展目标,重新组织社会资源,“脱胎换骨”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企业,去实现事业发展的目标。这样事业的发展也就超越了企业的生命周期。
13、“家族化企业、社会化管理”的内涵与意义。家族企业是指由一个或多个血脉清晰的家族掌控的企业,具有三大基本特征:①财产所有权权属清晰、稳定,按血缘关系或遗嘱、赠与、受让等方式传承;②控股家族全面承担企业在财富、声誉等方面的损益;③控股家族可以自己管理,也可以委托他人管理,有更换管理层的独家决定权。财产所有权的清晰和稳定是企业稳定的基础,若所有权紊乱,企业必将处于动荡之中。家族全面承担企业损益,就会深深关注企业的长远利益,而不是看重眼前利益;有更换管理层的独家决定权,才能确保企业的核心利益不受损害。家族化企业在稳定经营、长期发展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世界知名500强企业中,很多都是家族企业(如福特、摩托罗拉、杜邦、微软、麦当劳、可口可乐、丰田、沃尔玛等等)。社会化管理就是在保留家族企业核心优势的前提下,将所有权与经营权进行分离,企业控股股东逐渐从经营管理的一线岗位撤至二线,企业股东逐渐从管理岗位上退至监督服务岗位,前台的经营管理以聘请管理专家为主进行。企业进行社会化管理的前提是:要求企业以创造社会价值为核心、追求社会利益为主导;要求企业股东要具有博大的胸怀、超脱的智慧,敢于放手、善于放权;要求职业经理人群体德才兼备、守信重诺、严谨负责、勇于担当。社会化管理,有助于股东弥补自身的不足、解决企业发展需要大批精英的人才瓶颈问题,有助于企业管理层永葆青春的活力。
14、企业上市前给予所有骨干员工以参股权培育众多具有百万身家的优秀员工(10年后职工人均资产性收益达到10倍以上)。
15、给予圣贤重臣以期权、期股等参股权,使其股权收益远高于工资收益,造就一批具有千万身家社会精英。
16、规范建设既要有针对不同岗位的行为规范体、系针对不同层次的思想规范体系,又要有全员共享的远景目标体系、满足内部员工及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措施规范体系。本《指南》就是针对高管、后备高管的决策思想规范体系。
下面还有4个晚上,人事部还要给大家作系统的串讲。限于时间关系,今天我们就讲到这儿。
谢谢大家!